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三)将其译成现代语言,亲自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作者简介柏杨,原名郭衣洞,满族,笔名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1949年后前往台湾后,曾在**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曾任《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2011年迎来了全球发行一千万册的销售量。这套公认为最适合阅读的白话版《资治通鉴》,从1983年第一册出版,至今已畅销近30年,这是广大读者对《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认可。
目前在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有许多版本的《资治通鉴》今译,惟独柏杨先生的译本最具独特性。柏杨先生自一九六八年三月因文字贾祸,被判处惟一死刑,关入死牢。后又经几次减刑,柏杨先生感悟人生无常,在他九年又二十六天的监狱生活中,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历史,通读《资治通鉴》。出狱后,朋友问起心愿,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文版。”
柏杨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教育,得到重塑人生规划的启示。《资治通鉴》被传为“帝王之书”,因为其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帝王在做出重要决策时有所借鉴,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当今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不仅是领袖人物和高层人物,包括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面对决策、面对选择,而《资治通鉴》在当今社会就是一部很好的处世宝典。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中,柏杨先生为每一个历史关键场景都加注上“柏杨曰”的个人观点,就是为了启发读者在面临自己的人生抉择时,有足够的谋略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学术性与实用性上突出于其他译本的关键,在于对地图的填充。
在柏杨先生去世两周年以后,万卷出版公司有幸得到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的授权,还有在图书设计制作上的大力支持。在设计上,我们特别采用柏杨先生的手迹作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书名,以极简的设计理念来表达《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抽丝剥茧还原历史真相的本意。我们以全新的版本出版发行这套史学宝典,作为献给广大读者的厚礼,以此表达我们对柏杨先生深深的敬意。
提取码: 3bmp
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i32vEeD
资源名称:《白话译本资治通鉴》72册柏杨版(全)[PDF电子书]进入下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