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集(共12册)
~ 钱文忠 (作者)
版本: Kindle电子书
文件大小: 9700 KB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4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ASIN: B017GX6EMG
品牌: 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图书介绍:
钱文忠合集共12册。内含:
《钱文忠集:钱文忠解读》
《钱文忠集:钱文忠解读》
《钱文忠集:季门立雪》
《钱文忠集:瓦釜集》
《钱文忠集:己丑草》
《钱文忠集:庚寅草》
《钱文忠集:戊子草》
《钱文忠集:文中有话》
《钱文忠集:钱文忠品读人与城》
《钱文忠集:人文精神的桃花源》
《钱文忠集:天竺与佛陀》
《钱文忠集:玄奘西游记》
分集内容简介:
《钱文忠集:钱文忠解读》为什么它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父母都对孩子宠爱备至,但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那么,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的呢?作为传统教育的启蒙读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认识与人类生存相关的事物的?又是怎样告诉孩子为人处世的?人类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在《钱文忠集: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中,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认真、详细的梳理。
《钱文忠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也叫《训蒙文》,是清朝一位秀才根据自己长期的教书经验,结合传统儒家学说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写成的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钱文忠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授《弟子规》,得到广大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认同,《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将央视节目内容付诸文字,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途径。《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从人文关怀出发,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穿插上百则故事和案例,大到为人处世,小到行走起立,纵观社会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一做出了独具魅力的深刻解读。
《钱文忠集:季门立雪》是《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与《季门立雪》的合集。其中《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是国内首部完整讲述季先生学生时代的历史之作。本书讲述的是季老从调皮的童年时代至其成年之后留学德国的诸多成长故事,作为季老的入室弟子,钱文忠在书中透露了季老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季门立雪》则是一部学术思想论集。全书共收文三篇。《季羡林与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季羡林与吐火罗文研究》是对季羡林先生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领域的分析与评价,《陈寅恪与季羡林》是把研究领域相对接近的陈先生与季先生作一比较研究,以昭示我国两代学者在学术研究中的际遇与成就。
《钱文忠集:瓦釜集》是钱文忠教授的一本论文集,成书的时间比较早,是他的第一本文集。书中对佛教思想、佛教传播等多个学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陈寅恪、林梅村、沈三立、周叔弢、周一良、赵国华等老一辈学者进行了追忆与缅怀。
《钱文忠集:己丑草》自戊子年起,钱文忠教授决定每年都写一部随笔集,且都以“草”命名。《己丑草》是他继《戊子草》之后的又一部随笔集,因写于己丑年,故名“己丑草”。《己丑草》延续了《戊子草》的写作风格,记录了钱文忠教授在己丑年的工作与生活。其中包括记录钱文忠教授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点和看法的文论、媒体对钱文忠教授的采访记录及钱文忠教授为友人写的一些序言。
《钱文忠集:庚寅草》是钱文忠教授继《乙丑草》和《戊子草》后推出的又一散文集。全书分为:演讲、访谈、随笔、序跋四个部分。全书所谈论的都是学术和文化话题,但是,这不等于说,此书就是一部学术著作,它更多的是一本记录。
《钱文忠集:戊子草》是钱文忠教授在戊子年写下的一部随笔集,收入了几十篇文章,分为“历史与时代”、“笔墨之余”、“台湾首航”、“汗颜文字”、“戊子絮语”和“媒体采访”共六个部分。看似杂碎,但实则都是作者最真实的人生感悟,记录下了作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之前的学术论文相比,这本《戊子草》显然要更亲近大众,受众面更广。
《钱文忠集:文中有话》是根据上海艺术人文频道的同名电视节目《文中有话》整理而成的,书中选取了节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话题和观点,既有众人关心的热点文化话题,也有社会上的热点现象,如圆明园兽首拍卖、故宫文化面、高考话题、学术作假、公园禁拍婚纱照、大理古城收费等,并以专题的形式展开评述,集中反映了钱文忠教授的观点和建议。《文中有话》彰显其理性客观、独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钱文忠集:钱文忠品读人与城》是由之前出版过的《钱文忠说即墨》、《班墨传奇》和《圣医李时珍》集结而成。在《钱文忠品读人与城》中,钱文忠教授主要为我们解读了鲁班、墨子、李时珍这三个人的传奇故事,并对即墨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进行了品评,既有对历史名人的解读,又有对历史名称的品评,所以取名为“钱文忠品读人与城”。
《钱文忠集:人文精神的桃花源》是钱文忠教授的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随笔集,解读和评点了近世学人及其著作,观点清晰,思想深刻,语言优美,极具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人文精神的桃花源》由之前出版的《人文精神的桃花源》、《末那皈依》和《故国新知》三本书集合而成,取名为“人文精神的桃花源”。
《钱文忠集:天竺与佛陀》是作者关于佛学研究的论文选集,共15篇。《钱文忠集:天竺与佛陀》作者钱文忠曾跟随季羡林先生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并曾到世界佛学研究中心德国汉堡大学留学,可以说是站在了世界佛学研究的前沿。《钱文忠集:天竺与佛陀》正是他历年来所写的有关佛学研究的论文的一本选集。
《钱文忠集:玄奘西游记》是以钱文忠在《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为基础,加以改编而成,其主要内容是把百姓早已熟知的《西游记》人物——唐僧,加以历史的还原,把这个西行印度求法的大唐僧人的真实生活及其旅程的原貌,他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和《西游记》中所描述的场景有何异同等问题,为读者一一讲解。丰富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哲学思想,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尽在《钱文忠集:玄奘西游记》。
作者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学五年。1996年,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译作有《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论文一百余篇。